中南大学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概述(共17页)

2015-12-09 11:50  

农工民主党中南大学校本部支部委员会

(一)历史沿革

1952年11月,伴随着中南矿冶学院的成立,农工党中南矿冶学院小组也随之成立,经历了60余年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52-1966)

建校伊始,农工党有党员2人,农工党中南矿冶学院学习小组也随之成立,直属于1951年底成立的农工党长沙工作委员会(代行省级组织职权)领导,小组负责人为李佑吾;后又转入2名党员。小组4人中有教授2人,职员1人,学生1人。1954年5月,农工党中南矿冶学院支部正式成立,刘尚威任支部主委,有党员5人。1957年至1958年期间,支部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是谈自己对整风运动及本组织整风的认识及自己的问题。1957年反右扩大化,对民主党派成员的冲击很大。1959年5月,党员发展到11人(其中有交叉党员1人),下设2个小组,党员有皮明、任裕珪、王维声、梁培湘、何绍勋、赵伯华、吕焕祥、余姚、蔡承云、刘基磐、陈显俦、朱承寄等。其中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1人;担任教研组副主任以上职务的7人,行政负责人1人。据195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记载:支部在组织生活中认真执行了市委提出的“五不”方针,即“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提名、不记帐”,使成员消除顾虑,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1952年至1959年,学校处在建校初期,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支部成员积极投身到建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这一时期,中央统战部明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任务和作用是服从学校的统一领导,围绕学校所布置的工作进行政治、思想工作,以督促和教育其成员并带动其所联系的群众完成工作任务,参加政治活动,进行自我改造。据1960年3月3日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南矿冶学院支部工作汇报》记载,当时支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服务与改造问题的报告,支部党员通过进行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总结,查找自身在服务与改造、特别是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决心。   

1960年,自然灾害造成国民经济困难,很多物品都需要凭票供应,当年国家公布了每人只有1.5尺布票,少数党员对物资凭票供应不适应,一部分农工党党员因此产生了忧虑和困惑,情绪波动。有的认为民主党派不光彩,有不参加组织生活、甚至退出党组织的想法。针对当时的情况,支部积极开展学习、讨论等活动,消除党员的思想顾虑。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建议,从1960年10月开始,支部党员采取开“神仙会”的方式,进行了为期六周(每周一天半)的学习,遵照“三自”“三不”方针,和风细雨,亲切交谈,互相帮助。党员通过直叙自己的真实想法,消除对党的方针、政策产生的抵触情绪,提高了认识,思想最终统一到“对党的政策逐渐走向坚定不移的道路”上来。支部1961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对这一时期的情况记载:“支部基本上做到每周向院党委统战部请示汇报1次,反映成员的情况和要求,并根据学院党委统战部的指示开展组织生活。”这一时期,党员以“神仙会”的方式,进行国内外形势教育,统一了认识,振奋了精神。党员何绍勋因主编了一本具有我国特色的构造地质学教材,纠正了国内外教科书中的“简单剪切应变,牵引断层”等概念错误,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被学校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工党湖南省各级组织被迫停止活动。   

2.恢复阶段(1977-1984)

“文化大革命”后,1977年底,农工党湖南省地方组织恢复活动,成立了农工党长沙市临时领导小组。1980年2月召开农工党长沙市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农工党长沙市第五届委员会。学校除纠正“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民主党派人士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及其他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外,还帮助各民主党派迅速恢复了组织活动。   

农工党中南矿冶学院的基层组织也于1980年恢复,由皮明担任支委会主任委员。1981年有党员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医生1人。1983年发展雷淑芳、谭礼顺。支部委员会建设也开始步入正轨。1983年5月,正式成立农工党湖南省委会,陈显俦、彭蕙兰、皮明、刘尚威出席了1983年5月17至21日召开的农工党湖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皮明当选为农工党湖南省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刘尚威当选为委员。   

1984年,发展张云芝、罗忠蔓加入农工党。支部发展成员秉承了农工党以医卫界为主的党派特色,学校医务工作者在党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发展阶段(1985-1999)

1985年随着学校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支部更名为农工党中南工业大学支部委员会,并于当年10月进行支委会换届选举工作,10月19日接农工党湖南省委《关于改选农工党中南工业大学支部委员会的批复》,由何绍勋任支部主委,袁延英任副主委、彭惠兰任副主委兼宣传委员,廖臣英、肖禧砥、李凯辛、王焕金任委员。   

1985年,组织建设在注重素质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稳步发展新成员,全年发展新成员7人 。传达和贯彻了农工党省委召开的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和表彰大会精神;选送了3名新党员参加省委在大庸举办的新党员学习班。1986年4月,谢克中被增补为第五届湖南省政协委员。1987年,支部党员发展到18人。1988年8月9日,农工党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农工党湖南省第二届委员会,何绍勋当选为农工党湖南省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尚威、谢克中当选为委员。   

1988年发展党员3人。1989年发展3人,至1989年底有农工党党员22人。在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中,支部党员立场坚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受住了考验。袁延英老师所教的班,在她和其他老师的共同工作下,除个别人外,绝大部分学生都坚持上课。动乱平息后,又动员支部成员下班劝说学生尽快复课。   

1990年支部下设3个小组,组织生活基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必要时聚集到一起开展支部活动,做到有分有合,灵活多样。那一年支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精神,组织党员参加上级组织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加强了与兄弟组织的联系,与戏剧学校支部和湖大支部举行了联谊活动,邀请了湖南大学姚守拙等作报告,以激发党员为四化努力作贡献的热情。   

1991年有党员24人,12月支部换届选举,由袁延英任主任委员,陈元鼎任副主任委员,肖禧砥、彭世英任宣传委员,雷淑芳任组织委员。1991年1月农工党省委根据党章第六条规定,经研究同意徐蔼君退出党组织。   

1992年8月,何绍勋、袁延英当选为农工党湖南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992年11月,何绍勋当选为农工党中央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委员。   

1994年4月21日,主委袁延英因公出国,支部进行换届选举。肖禧砥任主任委员,贺凤仪任组织委员,彭世英、雷淑芳任宣传委员。   

1995年3月,农工党省委同意贺凤仪辞去组织委员的请求,增补汪健元为支部委员,并担任组织委员工作。   

1996年发展党员4人。1998年发展2人。   

1997年8月换届选举,袁延英续任主任委员,汪健元任副主任委员兼组织委员,饶育蕾任宣传委员,杨蔓任文体委员,陈松岭任老干委员。   

这一时期,支部领导班子逐步实现了新老交替,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的党员受到重视并得到政治安排,支部工作有声有色,影响广泛。如刘尚威于1989年获得“全国先进教师”称号,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先进代表人物;何绍勋先后担任了农工党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农工党湖南省第二、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和第七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谢克中当选为第十、十一届农工党中央委员。他们的政治影响,对支部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吸引了一批在地质、采矿等领域的杰出科技工作者加入本组织,包括后来成为农工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的留法归国博士陈松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夕兵教授等,大大提升了支部的参政议政的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4.壮大阶段(2000--2012)

2000年4月,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中南大学,支部更名为农工党中南大学校本部支部委员会。   

2001年10月29日,支部进行换届选举,由汪健元担任主任委员,陈松岭任副主委,杨蔓任组织委员、刘连浩任宣传委员、饶育蕾任老干委员。   

2005年7月22日,陈松岭挂任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助理。10月23日,调农工党湖南省委工作,并在农工党湖南省五届四次全会上当选为农工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   

2005年9月6日,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何绍勋教授逝世,支部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   

2006年12月10日,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饶育蕾任主任委员,刘连浩任宣传委员,夏君玫任组织委员。   

2011年11月24日,支委会换届,饶育蕾连任主任委员,毛先成、杨怀东任副主任委员,刘连浩任宣传委员,夏君玫任组织委员。   

这一阶段,支部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人数发展到43人,发展了一批不同专业领域优秀青年教师,包括法律、经济、金融、科技等,优化了组织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支部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李夕兵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三批特聘教授,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不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而且热心于社会工作,参与到省委各个专业委员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二)组织建设情况及现任主要负责人简介

农工党中南大学校本部支部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开拓进取,认真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切实提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能力,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各种学习、调研和组织建设活动,团结和带领本支部党员为学校改革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作贡献。   

1.基层组织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底,农工党中南大学校本部支部有党员43人,他们是李凯辛、彭惠兰、雷淑芳、张云芝、罗忠曼、彭世英、王焕金、谢克中、袁延英、伍秀川、肖振琪、周发兴、谭长庚、殷子明、全自生、贺凤仪、杨曼、董宏军、汪健元、毛小玲、肖禧砥、饶育蕾、张先明、梁俭庶、李夕兵、刘爱华、罗孝玲、刘美清、刘连浩、邓明生、范正国、田美玉、夏君玫、喻桂梅、毛先成、赵欢喜、谷湘平、杨怀东、季桂树、朱运成、颜运秋、戴国斌、文凤华。   

(1)性别结构:男性26人,女性17人。   

(2)年龄结构:60岁以上21人,50至59岁10人,40至49岁10人,40岁以下2人。   

(3)学历结构:博士15人,硕士7人,本科14人,大专及以下文化7人。   

(4)职称结构:教授及高工15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主治及副主任医师6人,主管护师2人。   

支部成员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较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专业领域覆盖广,如地质矿物类12人,计算机信息类7人,医卫类9人,经济管理类6人,文体类4人,物理化学类3人,法学、语言类各1人。党员构成呈现的多样化,为支部参政议政、服务社会、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颜运秋、戴国斌、文凤华3位年轻的新党员不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在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方面也非常活跃,是支部重要的生力军。   

2.组织建设情况

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支部历来注重提高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将其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和建设性工作来抓。及时组织党员学习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参加学校统战部组织的各种会议;与其他党派的党员开展学习和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组织党员参加学校统战理论研究小组,承担学校和省委统战部理论研究课题;选派党员参加学校社会主义学院和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2010年在农工党省委的安排下,饶育蕾参加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回校后及时传达给支部党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支部党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增强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

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举了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熟悉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参政议政能力强,作风正派,热心党务工作,有较强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和一定群众基础的成员担任基层组织负责人。不断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后备干部的培养、推荐列入支部的重要工作,将在本职工作岗位作出贡献,关心群众疾苦,参政议政意识强的优秀党员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的成长压担子、铺台阶、搭舞台,提供锻炼的机会,确保干部队伍适应政治交接、参政议政等工作的需要。

注重创新基层组织活动方式。注重“三个结合”,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类组织活动。一是将组织活动和联谊活动相结合,增强基层组织生活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实效性,采取走访慰问、座谈调研等方式,融洽党员之间的感情,了解党员思想动态,为困难党员分忧。二是将组织活动与参政议政相结合,围绕湖南经济和社会、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党员的特长和优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将组织活动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农工党党员的优势,积极做好扶贫帮困、法律援助、牵线搭桥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等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3.现任主要负责人简介

饶育蕾,女,汉族,1964年4月出生,四川资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至1985年在重庆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本科学习,1985年考入中南工业大学攻读矿业经济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在伦敦经济学院、苏黎世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进行访问研究。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被选列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9年获得“霍英东青年教育基金”奖以及中南工业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称号,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201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饶育蕾同志主要从事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资本结构、行为金融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并参加2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1项,人文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3项,霍英东青年教育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获省部级鉴定成果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行为金融学》《行为公司金融》等3部专著,主编或参编教材4部。其中《行为金融学》作为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第一部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饶育蕾同志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调研活动,参政议政。“建议停止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提案,受到时任副总理王歧山的批示,并传阅至文化部蔡武部长和中国证监会尚福林主席,蔡武部长的批示是“饶先生的分析从深层次揭示了问题的本质”。   

1995年加入农工党。2006年12月起任农工党中南大学校本部支部主委。第十一届长沙市人大代表、第九届长沙市政协委员。政协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农工党第六届省委委员、第七届省委常委、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第十五届中央经济金融工作委员会委员。   

(三)新时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及社会服务情况

1.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情况

支部成员积极参政议政,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和专业方向,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第六、七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何绍勋,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曾多次进行大会书面发言,提出的书面建议有数十份,其中两篇被《中外科技政策管理》和《人民政协报》转载,《深入开展反腐斗争的建议方案》的书面建议获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优秀提案奖。

2002年,饶育蕾参与省委结合湖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完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专题调研报告,并撰写《合资企业境内上市面临问题的调查》,都得到了省委的复议,为中共湖南省委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汪健元在担任岳麓区政协委员期间,撰写提案5件,特别是“加强对地下黑作坊、工厂的监督和打击力度”的提案,区卫生局领导非常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执法工作方案,开展了4次大规模食品打假行动,取缔了无证食品作坊和地下食品加工工厂16家,销毁不合卫生要求的食品6000多公斤,销毁有毒添加剂、着色剂200多公斤,封存加工原料8吨。   

2003年,湖南省政协委员袁延英在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了“长沙市新建居民小区建邮路势在必行”的提案,指出长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些新建小区拔地而起,市民从老地方搬到新家时,发现新建小区大多未通邮路,居民工作和生活极大不便。建议邮政部门着手调查,绘制小区邮路分布图,每户统一制作邮箱,让邮路直通小区。   

2003年,长沙市政协委员饶育蕾参加了农工党省委组织《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与对策》及《政府在非典期间各项救助政策实施效果如何》调研报告的撰写,提出对政策的实施应进行民主监督。《从非典实践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建设》刊登在《湖南政协》上。同时向市政协提交了“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性,扶持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提案,被市政府确定为年度重要提案。   

2003年,彭世英向农工党中央和省政府去函,提出“城市垃圾综合利用”,受到省政府领导重视。   

2003年,汪健元在岳麓区政协二届一次全会上,提交为制定和实施我省“湘江河段河道疏通计划建议”及“关于扶持再就业工程示范经营户建议”,受到省政府重视,责成省水利局和省劳动局限期办理,省水利局局长亲自登门,详细听取汪健元委员的意见。   

2004年,饶育蕾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撰写的“降低湖南省商务成本”的提案,受到农工党省委和省政府重视。结合政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围绕城乡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党员罗孝玲提出的“利用期货市场促进我省生猪市场产业化发展”课题,开拓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深受农工党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的重视,同样被列为省重点调研课题。   

2004年,汪健元结合中南大学校本部校门口交通车辆的混乱局面提出的“整治中南大学校门口周边交通环境”提案,受到政府重视,责成交警大队落实执行,使校园门口周边的交通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汪健元多次参加政府和学校统战部召开的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意见的会议,代表支部发言,对学校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此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提案、“关于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课题均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2007年,农工党中央委员、农工党省委常委、省政协常委李夕兵,在湖南省政协会议上,为国家及湖南省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2007,饶育蕾赴常德参加了“3+5城市群建设中常德市的定位与发展对策”专题调研以及农工党湖南省委六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并作题为《我国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同时参加了农工党湖南省委组织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专家座谈会”,并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撰写了题为《关于湖南省构建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议》的政协提案。   

2007年,毛先成作为湖南省公安厅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多次参加湖南省公安厅的项目论证。讨论的议题包括“湖南省渔民生活状况调查与改善建议”“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措施建议”等。   

2008年4月,饶育蕾、刘连浩积极参加2008年度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从参考课题中选题分别为“基督教家庭聚会点问题研究”和“统一战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008年6月,支部参与了农工党省委《关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以及《关于将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纳入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的请示》调研报告的讨论。同时参与中南大学“党委出题,党外调研”,承担的课题为“如何切实解决我校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短缺问题”。   

2009年,饶育蕾参与农工党湖南省委主委龚建明主持的重点调研课题“积极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湖南绿色经济”的调研和报告的撰写,参与调研并撰写了关于在我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调研报告,推动了我省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其中多个报告被评为优秀提案,有的作为民主党派一号提案递交给省委省政府。所承担中南大学“党委出题,党外调研”课题《中南大学二级学院教学科研用房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获得优秀奖。   

2009年,刘连浩参与了农工党省委组织的党员参与专题调研课题招标,组织毛先成、夏君玫、赵欢喜等党员开展了“湖南农民工就业生存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的调查,针对农民工生存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建议。   

2009年,毛先成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了农工党调查研究报告《湖南返乡农民工就业生存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的调研工作和报告修改工作。   

2011年5月,饶育蕾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期间撰写的提案“建议停止文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被中共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并得到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批示,对国务院于11月18日颁发的《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012年,饶育蕾参与了由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龚建明主持的农工党湖南省委重点调研课题“湖南省人口与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思考”,作为执笔人完成了专题报告的总撰写,并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向湖南省省长、省委书记进行了专项汇报;在中南大学“党委出题、党外调研、学校采纳、部门落实”活动中,饶育蕾撰写的调研报告《文化价值观调查及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价值引导》获得三等奖,杨怀东撰写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创新性研究》获得优秀奖。   

2013年,饶育蕾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提高非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率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我省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建议”两项提案,并在联席会议上汇报了“加强生态消费引导,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主要观点被《湘声报》(2013年1年28日)、《潇湘晨报》(2013年1月29日)、《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29日)转载。   

2.社会服务情况

1996年,组织党员为保靖县葫芦镇进行扶贫捐款,共筹得320元。   

2007年,支部发动党员为湖南常德津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捐款,毛先成捐款5000元。   

2008年,党员缴纳赈灾特殊党费,共筹得3360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下一条:民革中南大学校本部总支部委员会

关闭窗口

您是第位访客

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879601
版权所有©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Copyright © tzb.c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