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教育振兴关乎高等教育振兴,而高等教育是兴邦强国的“战略重器”。 1月15日,2023湖南“两会”正在进行时。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党委委员、本科生院院长何旭辉,带来了关于《推进学科交叉和新文科建设、拓展科普内容与形式、创新发展和弘扬湖湘文化》的提案。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何旭辉认为高校教育更应结合自身优势,联合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共同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避免与时代脱离形成“学科孤岛”,营造高校学科建设新生态。
他发现,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产业发展史上的信息化时代,但在分科治学的高校学科专业细分模式之下,仅有少数院校开设少量交叉学科课程,学科界限分明;复合型师资力量薄弱,课程缺少相应的教学人才;文理工科的创新大多仍然停留在传统学科之间的表层交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之间缺乏深层互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文科建设,自然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瓶颈期。
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普及,大众对于科普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前科普创作形式单一,大众对现有科普接受度不高。对此,如何兼顾科学严谨性、通俗性和传播有效性,做到在形式上“接地气”,在内容上“有价值”?已成为科普创作与传播亟须深入探索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何旭辉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打造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创建跨学科研究平台。以需求为导向,设置专项调研课题,强化有组织科研,形成系统化的学术理论与研究成果,在内容上提供坚实保障。
其次,要培养复合型师资力量,开展多知识模块、多发展面向的通识教育,推动线上线下联动教学与传播。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研究成果,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从而推动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此外,要结合好湖南本土文化资源,进行科研及科普内容的创新,打造湖湘文化精品,创新、传承、传播好湖湘文化。
与此同时,要开展亲民的专业科普,以大众需求为基准,形成系列兼具专业性、科普性、文学性、趣味性的科普著作。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化,联动文学、传媒等,形成更多具有原创性、专业性、权威性、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著作。
何旭辉认为,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为学术而学术”和“面向民众的学术”应该齐头并进,推进学科交叉与新文科建设和科普联动将与现实、社会、政治重新缔结更加紧密的新关系,并将推动湖南省成为地域文化挖掘传播和保护的示范性标杆。
转载:凤凰网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