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正文

【统战风采】青衿之志白首方坚——中南大学教授卢光琇的故事

2023-09-12 16:37 张春祥 董雷 洪雷 兰欣欣 赵倩倩  华声在线

【名片】

卢光琇,女,汉族,1939年4月生,九三学社社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八旬高龄坚守教学一线,与其团队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她深耕生殖、遗传、干细胞学科领域40余年,组建了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被誉为“儿女最多的妈妈”;她捐资1000万元设立“卢惠霖教育基金”,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报国梦想。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3年,获评“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故事】

“20世纪,我们开展研究都是从零开始,最终克服重重困难才取得了突破。”8月下旬的一个下午,84岁高龄的卢光琇站上讲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研究生们讲授生殖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

台下座无虚席,台上激情满满,卢光琇全然忘记腰伤带来的疼痛。看门诊、授课、科普讲座、拍科普视频……耄耋之年的卢光琇比年轻人更忙碌。

让学生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作为高校老师,卢光琇把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视为毕生追求。她经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可以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学生又可以培养更多学生,这样国家的人才队伍就建立起来了。”

“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报效祖国。”这是卢光琇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对学生的期许。

卢光琇是原卫生部优秀回国人员,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时候,曾去过多个国家学习。每次出国时都有人猜想,“卢老师肯定不会回来了”。但卢光琇每次都将学到的最新技术带回祖国。她还多次帮助学生联系出国出境深造,并和他们深入谈心,希望他们学成归国、服务人民。

受她的影响,中南大学研究员谭跃球博士数次赴国外短期进修,多次拒绝国外抛来的橄榄枝,扎根中南大学31年,建立了多项遗传性出生缺陷防控的新技术,发现了30多个不孕症新基因。

要求严格,是学生们对卢光琇最深刻的印象。湖南光琇医院副院长张前军博士至今记得,2004年,还是学生的他在进行第一次课题汇报时,准备了20余张PPT,原以为会得到卢老师表扬,但仅仅汇报了3张后就感到面红耳赤。从理论基础到实验结果、再到细胞拍照时所用比例尺,卢光琇一一指出他的不足与欠缺。张前军感叹,正是这段从师经历纠正了自己的浮躁心理。

带领学生做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

如何从临床实践中挖掘科学问题,是卢光琇给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

“让学生自己参与一个临床案例,比我给他们口述10个案例更有效。”每次坐诊前,卢光琇都要求学生提前了解病史,整理病历,并带着学生分析病情、作出诊断,给予治疗方案,探讨科学问题。

20世纪90年代,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很快,给根治人类面临的难治性疾病带来了光明前景,其中的关键技术平台是治疗性克隆技术,许多学生不敢碰。这时,研究生陆长富自告奋勇承担这项攻关,卢光琇鼓励他大胆去做。

经过8年艰辛努力,陆长富先后攻克了小鼠和人类的体细胞克隆胚技术,推进人类的体细胞克隆胚首次发育到囊胚阶段。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卢老师告诫我们面对科学难题不能退缩,我作为她的学生,坚信她能带领我们最后走向成功。”

胚胎干细胞建系是干细胞领域的关键技术。受到卢光琇创新拼搏精神的鼓舞,她的两位博士生,现已是国家优青的林戈教授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的谢常青教授,成立攻关小组先后攻克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与“小鼠成纤维细胞滋养层制备”两个最关键难题,2001年建立了我国第一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目前,林戈领导下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干细胞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虽至耄耋,卢光琇对新事物依旧充满热情。她拍抖音录快手开直播,发布科普视频600余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2亿次。送科普进社会,她也乐此不疲,10多年来累计开展讲座近300场。“反正我愿意讲,只要他们愿意听,我就很高兴!”卢光琇笑着说。


转载:中南大学新闻网

初审:同心 复审:李燕峰 终审:刘建华

上一条:中南大学协办的2023年湖南民进科教创新论坛人才分论坛成功举行

下一条:【统战风采】九三学社社员卢光琇教授当选2023年度“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关闭窗口

您是第位访客

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879601
版权所有©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Copyright © tzb.c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