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正文

让创新人才源源不断涌现——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2012-03-09 15:18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让创新人才源源不断涌现
——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创新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年3月7日第1版

国盛之道首在人才。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项数据透露出我国创新型人才匮乏的短板: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5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仅1万人左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中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
怎么才能让创新人才源源不断涌现?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培养创新人才问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让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
构建潜心钻研的体制机制
2011年,中国科协对1300多位科研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75%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40小时,工作时间总量不少,但有1/3的时间都在忙于应付项目申报评审、检查验收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1/3的时间从事与科研无关的活动,真正用于直接科研的时间仅有1/3。
“项目越来越多,成果越来越少;论文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少;教授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面对这些科研浮躁化、功利化现象,委员们建议,要大刀阔斧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齐让建议,要最大程度简化内部管理程序和中间环节,减少项目检查、验收、报表等工作管理环节。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用不同的质量标准去评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推动科研奖励从申报制转向评选制,淡化申报作用,强化评审环节,改奖励项目为奖励个人,引导潜心钻研的氛围。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各种会议,减少学术会议的次数。
“一项科学创新,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甚至更长的时间,有一个坐‘冷板凳’的过程。”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建议,借鉴德国马普学会模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科研经费配置中70%为政府拨款,30%为竞争性项目经费,为科研人员提供长期而稳定的经费,使科研人员着眼于一些长期的研究项目,全心全意进行自由探索。
“任何创新都是复合的,是综合因素的结果。真正的创新人才,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表示,人才培养要防止“亲近繁殖”,博士后流动站要多招非本校博士,鼓励人才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交流,汲取不同地方营养,进行交叉学科和创新型研究。
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
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的牵引力
“纸上来、纸上去”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战场。培养和使用相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不二法门,政协委员们认为。
“创新人才是在实践中通过完成所承担任务脱颖而出的,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搭建能使他们充分发挥才干的舞台,拔苗助长只能害了他们。创新人才自身也要根据国家需求,结合自身的特长和理想找准位置。”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赵忠贤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员包为民认为,培养创新人才要敢于压担子,把任务交给年轻人,敢于把他们放到急难险重的关键岗位上去,通过重大工程项目培养造就创新人才;要注重传帮带,老同志要甘当人梯,“扶上马送一程”;要注重团队建设,倡导“技术民主”,不做科技“个体户”。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建议,建立“学研产”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校企合作,对于长期为高校实训提供师资、设备、技术支持的企业,给予一定幅度的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以产业链带动学科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创造更加良好的机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多种合作方式,与高校共同组建以资产或技术为纽带的科技研发实体,面向社会、政府和企业,以市场机制承担各种委托与服务。
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注入科学理想的精神动力
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是谁?答“诸葛亮”的对了,答“孔明”的就错了。不久前网上热议的一道小学考试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华南农大副校长温思美对这种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
“没有独立自由的思想怎么创新?没有天真烂漫、稀奇古怪的想法,怎么有创新的活力?”温思美认为,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娃娃抓起,“还孩子童真”,改变应试型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培养独立思考、敢想敢干、勇于探索的精神。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在校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和研究生群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钱学森之问”,许多委员不约而同地提起了西南联大精神。
战火纷飞的年代,破衣蔽体,糙米果腹,以茅屋为校舍,以破庙为教室,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校学生不过8000人、毕业生3800人的西南联大,却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科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
“创新源于自由。那个时候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都非常自由,大家在一起比学问、比水平,而不是拼论文数量、比项目经费,也没有那么多的考核,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长期安心研究下去。”欧阳钟灿说,创新不可能总是成功,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在社会上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要建立创新人才的保护机制,对取得成绩的,要大力鼓励;暂时失败的,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从而调动他们的创造力。
“一个民族多一些经常仰望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远大的科学志向,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对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黄伯云认为,只有时刻想到国家的需求、人民的需要去从事科学研究,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才能成就真正的大家大师,而这也正是西南联大精神的内核。

上一条:全国政协委员黄伯云:“科研成果不转化,只能是摆设”

下一条:朱建军委员在“两会”上建议加强城市工程扰民管理

关闭窗口

您是第位访客

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879601
版权所有©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Copyright © tzb.c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