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侨联界的政协委员,我将持续聚焦归侨侨眷和归国留学人员, 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做点实事,探索架起一座加强沟通交流和相互帮助的桥梁。”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
何军:省政协委员 中南大学副校长 中南大学侨联主席
回望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帮扶行动、义务植树活动、委员工作室……一个个履职场景依旧清晰。展望2022年,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积极建言献策。
新年新愿景,作为一名侨联界的政协委员,我将持续聚焦归侨侨眷和归国留学人员,通过开展座谈交流、举办活动等形式,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做点实事,探索架起一座加强沟通交流和相互帮助的桥梁。
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创新。有人说,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会形成短期就业竞争,事实上,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的“赛道不同”。从长远来看,海外人才通过发挥融通中外、拓展境外资源等优势,吸引更多的海外侨胞回乡考察交流、投资兴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侨界力量,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万华侨华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资源。据统计,我国外资企业中侨资企业占70%,侨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0%,是国家引进外资的主体;400万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库。
在湖南,随着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湖南百人计划等引才政策的实施,湘籍侨胞回报家乡的意愿日益浓厚。大批侨商和海归人员在湖南投资兴业,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等地的现代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
过去的十几年,湖南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已进入全国前十,在现有的人才政策下,人才的磁吸效应越来越强。目前,湖南有海外华人华侨约60万人,他们以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支持和参与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发展。以长沙为例,20余万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2000余家侨资企业,贡献了重要的“侨界智慧”,发挥了重要的“侨界力量”,他们是推动湖南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力军。
作为一名归侨,我对留学人员回国后的摸爬滚打深有体会。同时,作为中南大学侨联主席,负责人才引进工作多年,接触了一批又一批返湘人员,我很熟悉这个群体的现状。
人才引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区位优势、财政投入状况、政策支持力度、科研整体实力等方面。所以,2022年我的履职主要关注湖南的60万海外华人华侨,以侨为桥,为侨搭桥。
我认为,湖南人才引进的决心和步子可以更大一些,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大对留学归国人员的引进力度,吸引侨资、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尤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扎根湖湘大地,助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
转载:湘声网:湖南政协新闻网(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