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统战理论>统战知识>正文

统战知识微课堂|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一)

2025-11-03 09:00   《统一战线知识简明读本》


一、什么是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中国民主党派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八个党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将民主党派职能明确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方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的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广泛性相统一,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二、使用民主党派简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对民主党派的全称和简称不能随意编造或删减字,特别是使用简称时要注意规范用法:

民主党派全称

正确简称

成员简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革

民革党员

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

民盟盟员

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建

民建会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

民进会员

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

农工党党员

中国致公党

致公党

致公党党员

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社员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盟

台盟盟员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主要方针政策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长期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的。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同年9月,中共八大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写入了决议。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此方针作了更为系统的阐述,指出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它们采取长期共存的方针。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在这一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形成了我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真诚合作又互相监督的新型政党关系,奠定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发生历史性变化,统一战线内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团结合作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个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丰富和发展,是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的重要准则。

“长期共存”,是指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但由于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

“肝胆相照”是指开诚相见。

“荣辱与共”是指共同的事业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则生动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彼此信任、真诚合作的关系。这一方针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战略意义,明确了合作共事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把这一方针明确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政治准则。这一方针在发扬团结合作、协商共事的优良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初审:孙龙志   审:李燕峰   终审:刘建华



上一条:统战知识微课堂 | 统一战线中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二)

下一条:统战知识微课堂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

关闭窗口

您是第位访客

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660396
版权所有©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Copyright © tzb.c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