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湘雅二医院副院长黎志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慢性病的高发与危害、居民的高就医率已经成是影响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阻碍。对此,他建议,应更大力度推进健康教育进校园,真正做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亿人次,比2015年增加2.4亿人次(增长3.1%)。平均每个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5.8次。
其中,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慢性病的高发与危害、居民的高就医率已经成是影响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阻碍。
在黎志宏看来,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实施,人民群众对健康关注度、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媒体对健康知识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2017年11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工作的结果显示,2016年国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6%,较2015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但是国民健康素养总体仍然较低,城乡、地区、人群间发展不均衡,人民群众对各类健康问题的认识水平不均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提升较慢。”黎志宏指出,现有的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知识教育属于非系统化、非全民化、非义务教育,且多数是针对已患病的成年人实施,覆盖面小、针对面窄、持续性差,不易对大多数成年人已建立的不良生活习惯、不科学生活方式产生有效影响。以慢性病为例,其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而健康教育有效性不够、健康素养提升慢,是导致就医人次高,慢病发病高、危害大的重要原因。
为改变目前现状,黎志宏建议,应以更大力度推进健康教育进校园,真正做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具体来看,可以将健康知识进教材,即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慢性病基本知识、危害、预防方法、科学生活方式、常用保健知识、合理就诊、合理治疗等内容作为国民健康素养的基本要求,纳入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范畴。并设置专门课程,编写专门教材,制定专门教纲,通过义务教育的方式,确保全民在未成年阶段可以接受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
此外,可大力推进医卫专家进校园,“我们为群众提供全方面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其中就包括生老病死全程,预防治疗一体,”黎志宏说,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应该积极走进校园,开展健康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让医疗卫生领域专家的进到校园。而湘雅二医院在每年的健康日,都会与附近的学校,开展健康进校园的活动。
另外可让中小学生“进”医院。“这是指医院通过社会开放日类似活动,请普通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到医院,亲身体验医院环境,同时也学习相关健康知识。”黎志宏说,近5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寒暑假分别开设12场关爱生命、快乐暑假社会开放日活动。
转载:今日头条
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5300545358748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