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暖胸怀,荣辱与共春又来。白发童颜竞献策,振兴中华喜颜开。”这是中国致公党中央原主席董寅初在20世纪80年代,有感于改革开放和统战事业开创大好局面时欣然提笔写下的诗句。诗以言志,这短短28字表达了一位爱国民主人士、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志向和抱负。
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侨对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充满着好奇和期待。董寅初常说,“致公党是侨党”,“侨”既是我们的历史传统,也是我们的特色。此时的他在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中国致公党中央任职。他时刻关注着海外侨情的新变化,深入了解华侨华人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为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侨务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还利用自己在侨界的声望和致公党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帮助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协助政府贯彻落实侨务政策。
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其实早在1980年起,美籍华人、著名学者林同炎就提出了开发浦东的构想。林同炎是致公党上海市委会重点海外联系对象,也是董寅初在上海交通大学时的老同学。董寅初多次和林同炎商讨如何开发浦东、修建浦东大桥,帮助其完善方案。
林同炎的浦东开发方案前后经过多次修改,每次修订后的方案都由董寅初转交给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三十多年来,浦东已崛起成为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成为新上海的象征。
如今,“致力为公”已经成为致公党的宗旨。最先叫响这四个字的,便是董寅初。在担任致公党中央主席期间,他带领致公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政议政,为国是建言、为发展献策,并且一直在思考致公党是什么样的政党?宗旨是什么?经过深思熟虑,在1988年中国致公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董寅初代表致公党中央向全党发出“全党都要致力为公”的号召。从此,“致力为公”得到了广大致公党党员的认同和拥护,成为致公党凝聚全党力量、开拓奋进的响亮号角。
转载:统战新语
初审:同心 复审:李燕峰 终审: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