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正文

【统战史话】先辈为何盛赞“五一口号”?

2023-04-27 14:34   统战新语

图为李济深。来源:民革中央微信公众号

1948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布,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1日,毛泽东亲笔致信当时避居香港的李济深、沈钧儒等人。

图为李济深孙女李霭君。受访者供图。

2023年适逢“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李济深的孙女李霭君近日接受“统战新语”专访,回忆李济深与“五一口号”的往事。

图为1948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发“五一口号”。来源:共产党员网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并通过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新华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广播。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发“五一口号”。1948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发。李霭君说,毛泽东来信以协商的口吻真诚地提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党派和原则、实施步骤等,对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第五条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当时的香港形势异常复杂,尚处险境的李济深获悉“五一口号”内容,收到毛泽东同志的亲笔书信难以抑制激动喜悦之情。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推翻反动独裁统治、争取民主和平建国的革命事业即将迎来伟大的胜利。他当即表示完全支持毛泽东的提议,并于5月3日召集在港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聚会,向他们传达了毛泽东来信的内容,共同讨论了中共的“五一口号”,大家一致表示赞同。5月5日,包括李济深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在内的共12人发表联合声明并致电中共中央,盛赞“五一口号”,赞同召开新政协,赞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彼时,由于李济深的重要影响力,美国及国民党桂系等势力都企图拉拢他,策动他在广东建立所谓“第三政府”。1948年秋,美国看到蒋介石独裁政权崩溃已无可挽回,进而游说李济深成立新政府替代蒋,并与中共谈判所谓“划江而治”。对此,李济深态度坚决,表示“中国应该统一,划江而治是将中国分裂并会造成内战永无宁日,大好形势任人摆布,万万不能”。在港期间,李济深还积极领导军事策反工作,并将出租房子所得的每年租金全部用作活动经费。

图为李济深(右二)北上到达解放区。来源:民革中央微信公众号

李霭君提到,祖父认为,策反工作是民革特殊作用之所在,“民革应努力争取这些从国民党中分化出来的军政人员让他们转而为人民服务”。他在港的两年间,曾发出无数的亲笔信给国民党军政要员,通过其他秘密渠道接触的人为数更多。民革成立后,还专门组建了军事小组,秘密开展工作。他们先后发表了许多文告,号召国民党将士站到人民解放战争一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对李济深能否早日来到解放区极为关心。1948年8月1日,毛泽东电复李济深等在港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希望共同讨论新政协召开事宜。此时,李济深的策反工作已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惧,国民党特务伺机行凶破坏。而随着解放战争形势迅速发展,新政协筹备工作也已迫在眉睫。1948年底,李济深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厚谊和对新中国的无限向往,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北上的航程。1949年10月1日,李济深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李霭君说,在民族和国家历史转折的重大时刻,各民主党派高度赞同和积极响应“五一口号”,正是体现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初心”。75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载体。纪念“五一口号”的发布,就是要重温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光辉历程,缅怀先贤风范、不忘合作初心,始终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实现新发展。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祖父李济深在临终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的心愿,并留下了‘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的感人诗句。”作为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联络部原部长,李霭君还说,要牢记先辈的遗愿,发挥民革独特优势,继续广泛团结岛内各相关政党、社团和广大台湾同胞,共同维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积极推动和扩大两岸民间交流往来、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美好理念。我们要最广泛地团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推动祖国统一进程,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

转载: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初审:同心 复审:李燕峰 终审:刘建华

上一条:【统战史话】香港为何成为新政协运动中心?

下一条:【统战史话】75年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如何响应“五一口号”——

关闭窗口

您是第位访客

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879601
版权所有©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Copyright © tzb.c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