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统战团体>侨联>正文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八场走进中南大学

2015-04-21 11:57 宗禾  光明网

 

统战成员聆听无党派人士胡彬彬主讲《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4月20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八场在中南大学举行,中南大学无党派人士、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教授作题为《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演讲,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了互动。中南大学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归侨侨眷、台胞台属等近百人参加报告会,这是中南大学统一战线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活动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  

胡彬彬教授围绕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诚信、敬业、爱国”几个关键词,引经据典地讲述了乡贤文化中所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认为,“中国传统乡贤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极其珍贵的思想资源,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共同的终极追求。”  

“‘友善’是乡贤首要的品质。根本宗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家庭宗族的生存和发展。他们通过参与制定乡约,号召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友善待人,共同为乡间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胡彬彬教授说,“‘友善’重在一个‘善’字,而‘诚信’则重在一个‘真’字。这是传统乡贤文化中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两个基本原则。”胡彬彬教授认为,在中国的传统乡贤文化中,“爱国”是其最终的落脚点。爱桑梓,敬祖先,重乡土,培育乡土观念,应该成为族人、乡人、国人增强凝聚力的一种方式。“加强乡人对于本乡本土各种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地理物产等内容的熟悉,使乡人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达到爱国的最终目的。”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从友善出发,进而为诚信,以此为基本原则,本分行事,即为“敬业”。胡彬彬解释道,“对于普通人来说,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就是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强调说,做到“敬业”,其实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即是“爱国”。每一个个体做好了这几点,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就很容易达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目标,那么,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实现了。  

讲座最后,胡彬彬教授总结道,“乡贤文化”从某种意义来看,就是某一个地域中的优秀文化。我们需要重建乡贤文化,并在当今农村社会中呼唤新乡贤。“新乡贤文化的弘扬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们的嘉言懿行能够像古代的乡贤一样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并进一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参加活动并致辞。他说:“文化流失了,根也就没有了。几十年之后村落还在不在?值得我们深思。今天,听胡彬彬教授讲《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是十分有益的事情。”  

作为本场讲坛的主持人,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表示,当前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掘与实践表明,乡贤文化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当代乡贤在农村基层建设、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重建乡贤文化,在当今农村社会中呼唤新乡贤。新乡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活动由光明网、中南大学共同承办。光明网对本次讲座进行现场视频直播,来自中南大学的400多位师生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401万网友收看了节目,28.5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   

上一条:《同心铸辉煌---中南大学统一战线发展史》出版发行

下一条:学校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统一战线积极参加认真学习

关闭窗口

您是第位访客

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879601
版权所有©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Copyright © tzb.c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