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3日04: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时不我待,需要凝神聚力,发出有价值的声音、提出有分量的提案——这一情结10天来始终贯穿教育界42组小组讨论的话题中。在3月11日上午小组讨论中,这一话题再次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焦点。“这些天,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近半个月的时间,大家从全国各地聚到一起,到底为国家贡献了什么?政协会缺我们一个人行不行?缺我们一个小组行不行?我们真的需要集思广益,对几个真正关系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议题,拿出点实招、良招。”刘吉臻委员发言后,坐在旁侧的张尧学委员立即打开话筒:“我前几天就提过,我们要形成合力。我建议我们可以从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选题中,拿出两三个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一起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我是从教育部出来的,政府部门也需要就教育政策、改革方案通过各种渠道,听取意见,与其他们去找渠道,不如我们主动提出意见。”
“我十分赞同刚才两位的发言,不管是形成界别的声音还是小组的声音,我建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需要尽快明确机制,比如谁来做、怎么做,小组组长的权力和职能要明确。”坐在会场另一头的张雪委员呼应道。“我同意大家的倡议。明年我们是否可以就一个议题通过辩论,或者以正方、反方的形式,最终达成共识,拿出代表我们小组或者教育界的大会发言和提案。”冯俊委员补充道。
“我们平常工作都很忙,但是就一些议题,让我们提供一些数据是可以的,比如青年教师工资问题、基础教育生均经费问题等等,大家可以帮忙提供一些数据、案例,大家一起做些研究,就一个问题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否在各省都适用和合理,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让我们的建议更加有效果,我想这方面还是要发挥小组负责人更大的作用。”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现任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委员建议。“我特别同意各位的发言,还有一点建议是,我们要整合提高集体提案的比例,整合我们这一小组的力量,梳理几个当下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啃点硬骨头,提高我们提案的质量和影响力。”鲁景超委员作为这一小组唯一一位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