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柳建新,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获得者,湖南省“121”人才,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10余个。
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某主管领导向人打听,国内老矿山矿产勘探行业哪位中青年物探专家最具水平?旁人爽快地说出了柳建新的名字,领导当时并未在意;后来,该名领导到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来考察时,又随性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不料又得到了“柳建新”的回答。于是,柳建新的名字就在他脑海中烙了印。凭借在应用地球物理研究领域多年的研究经验积累、学术贡献,我校柳建新教授行内已然蛮声。
52岁的柳教授是“土生土长的中南人”,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工程勘察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深部隐伏矿产资源精确探测与定位、生产矿山深部地球物理立体填图、地球物理数据高分辨处理与综合解释、工程地球物理勘察等方面潜心研究,成果十分丰硕。
从技术创新到丰富国家基础数据库
“在地球物理理论与应用实践中,创新思维可以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柳教授说,“每个矿区的成矿条件和矿床的赋存条件都有各自的特点,同一矿种在不同地方的物性差异很大,地球物理勘探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实际情况总是需要我们思考不同解决的办法。”
作为何继善院士创新团队的主要骨干,柳教授已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有代表性的是近矿激电法及其应用。
传统激电法等是在勘探区地面布置两个供电点,通过供电点向地下供电,在地面测量各个测点的激电异常和电阻率变化,利用岩矿石的物性差异来找到矿致异常(矿体),不过这种方法的效果会随着矿体埋藏深度增加而减弱,对于要寻找深部资源老矿山,因为矿体埋藏的深度太大,探测效果就会“打折扣”。于是,一个问题摆在了柳建新教授的面前,“现有技术条件下,到了一定深度,传统激电法无法满足探测精度的要求。那么,探测深度能不能增加呢?”
见到老矿山中随处可见的开采坑道和矿洞,柳建新教授灵机一动,这些矿洞和坑道是不是可以用来安置供电点呢?这样,由于激发场源从地表移到了地下矿体附件,场源与矿体间的距离就人为地“缩小”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测到的“矿”信号就会增强,探测的深度就会增加。然而由于场源从地面移到了地下就会导致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干扰信号的识别技术、解释方法等不再适应了,需要从理论和应用上开展研究,这一探测方法创新被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院士命名为“近矿激电法”并组织开展了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山东招远金矿、湖南江永铅锌银矿、广西泗顶铅锌矿等矿区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实验证明,采用近矿激电法可以将传统激电法的有效探测深度从300米左右提高到500-600米。
柳建新科研中的创新品质让他总是能够“异想天开”,解决各类科研难题。地球物理勘探工作需要在野外进行,金属矿产多产于崇山峻岭,于是,穿越云南茂密的热带雨林、翻越青藏高海拔等特殊景观地区,对于柳建新团队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在青藏高原,一天的气温变化可达几十度,巨大的温差会使仪器产生较大的温度漂移,影响数据采集结果;同时,携带重量较大的仪器翻山越岭,特别是攀爬风化程度高的青藏高原和地表脆弱的老矿山,不仅十分不便,这些特殊地区也给仪器的接地带来了实际困难。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柳建新教授带领团队针对我国西部特殊地面景观区激电法方法的高效应用问题开展了攻关研究,通过新型材料的应用及优化仪器的结构设计,使该仪器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西部特殊地貌景观区激电法方法示范研究”2007年获得中国有色科技进步一等奖。
“做地质勘探与其他任何科研一样,创新意识非常需要。”柳建新说。柳建新自科学研究的生涯开始,就树立了自己创新的思维风格。柳建新本科论文就体现了他视角的与众不同:激电法中的电磁感应耦合干扰一般需要去除,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却另辟蹊径,利用这种干扰去强化激电异常,让人耳目一新,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论文指导组何继善教授的肯定。在导师的指导下,该文于1985年发表在应用地球物理的核心期刊《地质与勘探》上。
柳教授谦虚地表示,他的创新精神秉承于导师何继善院士,“何老师1976年发明了沿用至今的双频激电法、1986年发明了伪随机电磁法,2006年又提出了广域电磁法,老先生都是在一项技术还未过时就积极研发新技术,不断地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卓越。”柳建新还清晰记得,何老提出伪随机电磁法想法时他还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当导师吩咐他用计算机计算不同组合波的频谱的时候,告诉他这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让他很受启发。
受到导师创新精神与理念的熏陶,柳建新总是能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地创新,同时也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传承创新思想。他在指导学生时,自掏腰包让他们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为的是让他们及时跟踪前沿研究成果,从学术会议上的观点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柳建新教授指导的研究生中,有7位被教育部公派出国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位还获得了“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柳建新还着力进行创新型团队建设,他领衔的“矿产资源与灾害探查”科技创新团队,是一个由19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创新能力强、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成果突出的学术团队,该团队2008年入选湖南省首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团队致力于“大深度三维多功能电磁法观测系统”、“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及预报技术”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以386篇高水平论文、9本专著、35项专利和10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研究成果,在2011年10月份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被评为优秀。
长期以来,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和滥采导致了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柳建新在开展矿产资源勘探研究的同时,看到了国内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把目光转向了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上。
2013年10月26日,以柳建新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南方丘陵山区矿山生态环境科学考察”启动,此项目主要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开展科学考察,是我校承担的首个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调查测试,重点考察区域内矿山开采等活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摸清与揭示南方丘陵山区矿山地质灾害及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状况的分布格局与基本规律,填补南方丘陵山区矿山污染调查的空白,丰富国家基础数据库。
“这个项目为我国生态安全政策制定、矿产资源战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应对措施和决策支持,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柳建新说。
从不放过一个细节
柳建新性格和善、坦率,不注重生活细节,平时穿着也是随意搭配。但是,认识柳建新的人都说,“柳教授‘粗’中有细,有严谨的治学与科研态度。”
在野外勘探时,柳建新教授坚持秉承“一同三不同”的质量评价制度,即同一个测点、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仪器、在不同的时间进行重复测量,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度。“我们的数据处理和地质解释工作都是以原始数据为基础的,不合格的原始数据只会造成错误的解释,不仅浪费人力物力,甚至会错失发现地下宝藏的机会。”柳教授认为,科研上的细节真的可能决定成败,因此只有做到尽可能的扎实:“数据采集时,影响数据质量的干扰因素包括地形、仪器误差、高压线电磁干扰等诸多方面,一个细微的差错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柳建新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2011年,他率学校一个科研组在内蒙某地一个铜铅锌矿勘探时,对勘探的成果图产生了疑虑,因为他注意到异常与已知的地质结构及分布不吻合,就马上重新改变电源布置方向重新测量,几番测试下来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第一次布置的供电点附近存在一个小的异常,因此对测量结果产生了影响,让人误以为测出了一个较大的异常。
柳建新教授的许多学生都受过他的“训”。现参加工作的郭荣文博士,仍记得导师的教导。2010年时,他随某地质勘探公司人员去福建开展物探工作,在现场发现有一处测量似乎存在问题,按照柳教授规定的原则得重新进行测量,郭荣文原本也想重新测量,但公司人员不以为意,于是他也降低了勘查的要求,没有重新测量。柳教授知晓此事后,对已经返校的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谆谆告诫:“既然怀疑数据有问题就必须重新测量,直到有十足的把握为止。一个错误的数据,不仅没有用,而且会造成人财物资源的浪费,是一种对国家、对事业不负责的行为,也会对学校的声誉带来影响。”受了这顿批评之后,郭荣文赶紧又回到福建,弥补了自己的疏忽。
在创新、严谨精神指引下,柳建新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近几年,柳建新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本,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14项,发明专利8项。他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基础性研究专项1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3项、国家科技攻关(支撑)研究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项6项、湖南省重大专项1项、其它省部级研究项目20多项,校企研究项目100多项。
柳建新教授科研团队的勘探技术在行业内也有口皆碑。广西泗顶铅锌矿、江永铅锌银矿、青海多龙恰柔钼多金属矿等矿山找到了高品位矿产资源,内蒙额尔古纳多金属矿深部资源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新疆青河县金都金矿在戈壁滩找到了地下水,阿联酋艾因市总统夫人农庄成功找到了淡水……柳教授功在其中。为此,国内外相关地质勘查单位和矿业公司纷纷向他投来合作的“橄榄枝”。
对此,柳建新只是淡然一笑:“我只是在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虽然免不了跋山涉水,但却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