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无党派>正文

【同心筑梦——改革开放40年统一战线人物】胡彬彬:行走中的“村长教授”

2019-04-10 08:58 纪红建  三湘统战

用三十余年的时间走访了我国四千七百多个传统村落,被称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拓荒者”“中国村落文化研究第一人”。被评选为湖南省第二届十大同心人物、湖南省首批智库领军人才等,入选国家文化名家暨中组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行走中的“村长教授”

身着格子衬衫,脖子上搭着一条汗巾,旅行包像个圆滚滚的粉冬瓜,足有半个身子那么长。一手拄着一根随意捡起的树枝,一手端着一个相机。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位五十多岁,头发斑白又普普通通的行走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教授。

教授叫胡彬彬,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被誉为“中国村落文化研究第一人”“中国村落文化研究拓荒者”。

走访永州村落

从1984年开始,三十多年来,胡彬彬走过了中国四千七百多个传统村落,北至黑龙江省黑河四嘉子村,西达新疆乌恰县的吉根镇托阔依巴什村,南到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南湾古村。在湖南三千多个乡镇里,他走过其中的近三千个。他曾八上西藏,七上云南,认识他的很多村民亲切称呼他为“村长教授”。

不少人好奇,一个教授,不好好待在书斋做学问,跑到乡村做什么?胡彬彬会告诉你,他在做关于中国古村落的田野调查。

而这一切,源于一个美丽的乡愁。

下桥唐氏宗祠

1959年,胡彬彬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一个美丽乡村。

那时的故乡真是美啊!耳畔有听不完的蛙声鸟语,睁眼便是绿水青山,泥土和野花的芬芳渗透在空气里,俏皮地钻入鼻息。清晨,打败瞌睡虫的不是闹钟,而是鸡鸣;夜晚,穿透黑暗的不是路灯,而是月光……

这么多年过去了,胡彬彬一直深藏着那份美好,某种程度上讲,他一直在追寻。大概只有脚贴着地,儿时那段流金般的岁月才会越发清晰。

传统村落可真是一个偌大的文化宝库!尽管自己走访传统村落的行程足以绕地球好几个圈,但每一次的探寻,胡彬彬都会有新发现,仿佛那是一个喷涌着涓涓甘泉的泉眼,每每取之,都会让人热血沸腾。他震惊于古村落博大精深的文化,饱食那一顿顿饕餮盛宴,并尽力将那些传奇记录和留存下来。

可同时,另一个现实却将他丢入到深深的忧虑之中,那便是传统村落在消逝。尽管他每年都在马不停蹄地行走,可传统村落消逝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调研的速度。

在滇西考察

胡彬彬着急了,古村落的消逝让他痛心。他不能眼看着这一个个深厚文化的载体坠入消逝的深渊,他决定尽己所能为古村落撑起一把保护伞。

“国家要强大,必须要走文化复兴之路,要保护好传统文化的根和源。”胡彬彬认为,数千年来,虽然有战乱和朝代更迭,但中国村落的文化传承没有断裂,正是因为有了村落,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没有断根。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开始,胡彬彬就已经在呼吁保护传统村落。那时,认同他的人甚少,不受重视,他感到很孤独。好在,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多年以来,他平均每天工作在十三个小时以上,曾连续三次组织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传统村落田野考察,调研成文成册。他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三十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高水平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余种。

近年来,在中南大学的支持下,胡彬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培养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与保护专门人才的博士点和硕士点,把中国村落文化的研究引入国家人文学科研究的领域。它与中国村落文化博物馆和中国村落文化国家数据中心一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体系架构。

扩大研究队伍还不够,胡彬彬寻思着,如若要达到更实际的保护效果,唯有呼吁国家立法。

为古村落研究深入乡村

2012年1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他的文章《我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存现状与保护思考》,这是我国首篇关于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理论文章。这一年起,国家正式将“中国传统村落”纳入国家文化保护战略。胡彬彬所提出的有关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若干建议,直接被纳入国家住建部、文化部、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之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胡彬彬多年的努力掀起了漂亮的涟漪,可他还高兴不起来。

“散见于各法律条文的内容,有时会互相‘打架’。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老百姓家的祖屋坏了可随时修复,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村落却不行。”胡彬彬透露,目前,他承担了一项关于古城、古村、古镇保护立法的调研项目。他希望有一部专门、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为中国传统村落保驾护航,让古村落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目前,这位“乡村教授”仍奔走在保护古村落的路上,与时间赛跑。


转载:三湘统战网

链接:http://www.hnswtzb.org/renwu

上一条:【同心筑梦——改革开放40年统一战线人物】张亚林:做个好人

下一条:“点燃湖南科普创作的星星之火”——无党派人士张亚林教授的科普“火种”传播之路

关闭窗口

您是第位访客

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 电话:0731-88879601
版权所有© 中南大学党委统战部 Copyright © tzb.c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